摘要: 里白科 ,芒萁属蕨类植物,植株高可达120厘米。根状茎横走,叶片远生,柄棕禾秆色,光滑,叶轴一至二(三)回二叉分枝,被暗锈色毛,渐变光滑,有时顶芽萌发,腋芽小,卵形,裂片平展,线状披针形,顶钝,常微凹,羽片基部上侧的数对极短,三角形或三角状长圆形,孢子囊羣圆形,着生于基部上侧或上下两侧小脉的弯弓处,由孢子囊组成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木贼是木贼科植物木贼干燥的地上部分。木贼药性平和,味甘、苦。归肺、肝经。木贼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、黄酮类、酚酸类、生物碱类化合物、酯类、鞣质、硅质、皂苷、氨基酸、葡萄糖、果糖、钙、硫、锌、锰等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2015版规定,干燥的木贼中,山柰素的含量不能少于0.20%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又名扶桑、佛槿、中国蔷薇,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,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。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,原产地为中国。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《南方草木状》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。花大色艳,四季常开,主供园林观用。在全世界,尤其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有种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也叫毛知母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干燥根状茎为著名中药,性苦寒,有滋阴降火、润燥滑肠、利大小便之效。属清热下火药,主治温热病、高热烦渴、咳嗽气喘、燥咳、便秘、骨蒸潮热、虚烦不眠、消渴淋浊。最主要产区在河北。中药别名:兔子油草、大芦水、妈妈草、蒜瓣子草、羊胡子根、地参等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别名石子藤,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,长可达4m。主茎下部有叶疏生,叶钻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膜质,灰白色,向上的叶较小,绿色,厚革质,有早落的膜质尖尾。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福氏马尾杉,中型附生蕨类,植株下部的叶片抱茎,附生于海拔100~1700米的竹林下阴处、山沟阴岩壁、灌木林下岩石上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多年生暖季型草本,株高可达30-90厘米,宽可达60-90厘米。顶端呈拱形,绿色叶片纤细。顶生云雾状粉色花絮,花期 9-11 月,成片种植可呈现出粉色云雾海洋的壮观景色,景观可由9月份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,观赏效果极佳。形态特征粉黛乱子草株高可达30-90厘米,宽可达60-90厘米。多年生草本,常具被鳞片的匍匐根茎。秆直立或基部倾斜、横卧。分为灌木状的“毛细管”状分枝模式。绿色叶子覆盖下层,粉红色的花朵长出叶子。 是多年生的丛生植物,在成熟期间,叶片被卷起,平坦到渐开线,并且在底部具有约15-3[阅读全文]
摘要: 茜草科、玉叶金花属常绿或半落叶灌木,由红纸扇和本属另一个种 (Mussaenda philippica cv. Aurorae) 经过杂交育种所得的园艺栽培种,它常见的三姐妹:红纸扇、粉纸扇、白纸扇。原产热带非洲、亚洲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,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,有棱沟,叶柄粗壮,被粗硬毛和长柔毛,雌雄同株,花单生,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,大型,有硬毛和白霜,种子卵形。冬瓜果实除作蔬菜外,也可浸渍为各种糖果;果皮和种子药用,有消炎、利尿、消肿的功效 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葫芦科丝瓜属藤本植物,在南方地区十分常见,作一年生栽培,果可食用,多栽培于菜地或村庄附近或屋舍旁,为夏季常见的瓜类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亦称咖啡黄葵、黄秋葵,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茎圆柱形,疏生散刺。叶掌状,裂片阔至狭,托叶线形,被疏硬毛。花单生于叶腋间,花梗疏被糙硬毛,小苞片钟形;花萼钟形,密被星状短绒毛;花黄色,内面基部紫色,蒴果筒状尖塔形,种子球形,具毛脉纹。花期5-9月[阅读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