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桂樱
拉丁学名
Laurocerasus zippeliana (Miq.) Yü et Lu
形态特征
常绿大乔木,高10-25m;树冠近卵形。独立干通直,无板根,深根性。树皮灰褐或灰黑色,小枝灰褐色具明显小皮孔,无毛。芽椭圆形,近无毛。单叶互生,叶革质,宽卵形至长椭圆形,长10-19cm,宽4-8cm,先端急尖至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,叶边具有稀疏或稍密粗锯齿,齿顶有黑色硬腺体,两面无毛,侧脉明显,叶柄长1-2cm,粗壮,无毛,有一对扁平的基腺。总状花序单生或2-4个腋生;花白色,花径约6mm;萼长椭圆形,外有微毛。核果红色,卵状长椭圆形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圆,径0.8-1cm。
花果期
花期3-4月或9-10月,果期冬季至次年春季。
生境
喜温暖、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,幼树能耐阴,喜深厚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,适应性强,深根性,根系发达,萌芽力强,且生长较快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南部、浙江、四川、贵州以及华南地区,生于海拔100~2500m山坡、山谷、林内。日本和越南北部也有。适应于全省各地。
应用价值
其树冠庞大浓密,树姿优美奇特,其树有自然脱皮习性,脱皮后的枝、干均显红褐色,美丽奇特。叶大,花密,别具风韵。本种是优良的庭荫树、风景林树种,适宜种植于庭园或公园布置,可在庭院中孤植或风景林的中、上层树种。若散植于草坪一角或建筑物的门前庭后,青翠葱郁,气势雄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