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形态特征禾本科看麦娘属一年生草本植物。秆少数丛生,细瘦,光滑,高可达40厘米。叶鞘光滑,短于节间;叶舌膜质,叶片扁平,圆锥花序圆柱状,灰绿色,小穗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颖膜质,基部互相连合,具脉,脊上有细纤毛,侧脉下部有短毛;外稃膜质,先端钝,花药橙黄色,4-8月开花结果。看麦娘生境生于海拔较低之田边及潮湿之地。分布于中国大部分省区。在欧亚大陆之寒温和温暖地区与北美也有分布。应用牧草。看麦娘的全草入药。味淡、性凉。利水消肿,解毒。治水肿,水痘,小儿腹泻,消化不良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形态特征母草科母草属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,高达15厘米,分枝长蔓,节上生根,长达30厘米,近无毛;叶长圆形、椭圆形、卵状长圆形或圆形,长1-4厘米,先端圆钝或急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除基部外密生觀而急尖的细锯齿,两面有粗涩的短毛或近无毛,叶脉羽状;叶柄长0.3-2厘米;总状花序顶生,有2-10花;苞片披针状条形;花梗短,无毛;花萼长约6毫米,果期达1厘米,基部联合,萼齿线状披针形,无毛;花冠紫红色,长1-1.4厘米,冠筒长7-9毫米,上唇直立,2裂,下唇开展,3裂,裂片几相等,或中间稍大;前方2枚雄[阅读全文]
摘要: 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。株高0.5-2米,叶状心形,小叶卵圆形。花萼钟状,裂片披针形;花冠颜色多样,多为白色和紫色;荚果肿胀,长椭圆形,顶端斜急尖;种子圆形,青绿色,有皱纹或无,干后变为黄色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使君子科、对叶榄李属常绿乔木。它天然分布于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的沿海滩涂,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墨西哥引入栽培,如今在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福建等红树林或者湿地公园广为栽培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别名竹帘、锦屏粉藤、珠帘藤等,葡萄科(Vitaceae)白粉藤属(Cissus)多年生常绿蔓性植物。锦屏藤原产于热带美洲,孟加拉国、库克群岛、中国南方等地区引入栽培;在中国零星分布于广东、云南等地区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豆科刀豆属植物。攀援藤本;茎无毛,长达30m。出复叶、小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,顶生小叶基部楔形,侧生小叶基部偏斜,网脉明显。我国东南部至南部。蔓生于海边沙滩上。热带海岸地区广布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豆科、黄檀属乔木;树皮灰色,粗糙,厚而深裂;分枝多,平展。枝被白色短柔毛。羽状复叶长12-15厘米;托叶披针形;小叶近圆形或有时菱状倒卵形。圆锥花序近伞房状;分枝与花序轴被柔毛;基生小苞片披针形。副萼状小苞片阔卵形,均早落;花长8-10毫米,芳香,具极短花梗;花萼筒状;花冠淡黄色或白色,各瓣均具长柄,翼瓣和龙骨瓣倒披针形,基部渐狭,无耳;子房长圆形,被白色柔毛,具长柄,花柱极短,柱头头状。荚果线状长圆形至带状,有种子12 (-3)粒;种子肾形,扁平。花期3-4月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豆科、黄檀属的高大乔木;枝纤细,具皮孔。羽状复叶,小叶革质,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上面无毛,下面被伏贴柔毛。圆锥花序腋生或腋下生,小苞片线形,先端急尖,花萼钟状,花瓣具长柄,旗瓣阔倒心形,翼瓣椭圆形,龙骨瓣弯拱;子房无毛,荚果长圆形,两端钝,种子肾形,扁平。7-9月结果。分布于中国云南,越南、缅甸也有分布。黑黄檀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、耐旱、耐瘠薄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豆科黄檀属植物,落叶大乔木(在越南和泰国的有些地区为常绿乔木),高度一般在8-30米,主干直径可达60-120厘米,有时有几个主干和分枝。树皮光滑而坚硬,浅黄色至灰褐色,为鳞片状。叶的形态为不均等的羽状复叶,叶序互生或半对生。花白色,顶生、半顶生或腋生,复总状花序(圆锥花序),花冠蝶形,花瓣为标准的直角型。果实为扁平的线状闭果,属于荚果类型。在越南,每年的5-7月为花期,9-10月是果实成熟期,而在老挝,成熟季节在旱季开始的至翌年月。种子成熟时,豆荚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,最终变为暗褐色,荚果成熟时[阅读全文]
摘要: 即黑金刚橡皮树 ,可做盆栽观叶植物。虽喜阳但又耐阴,对光线的适应性强,所以极适合室内美化布置。中小型植株常用来美化客厅、书房;中大型植株适合布置在大型建筑中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,分布于江苏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和云南等省区。具有清热利湿,解毒止痒之功效。根主治肠炎,痢疾。叶外用治生漆过敏,水田皮炎,皮肤瘙痒,荨麻疹,湿疹,剥落性皮炎。[阅读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