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楠
拉丁学名
Phoebe bournei(Hemsl.) Yang
形态特征
常绿大乔木,高可达40m,树冠钟状,浓密、冠层厚。树干通直,分枝少。
老树皮灰白色,新树皮带黄褐色,呈片状剥落;深根性,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。单叶互生,厚革质,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7-15cm,宽2-4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或楔形,叶面发亮,叶背有短柔毛,脉上被伸展长柔毛,横脉及小脉多而密。圆锥花序生于新枝中下部,被毛,长3-10cm;花被裂片卵形,黄色,长约4mm。果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1-1.5cm,直径6-7mm,熟时紫黑色。
花果期
花期4-5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
耐荫树种,在不过分荫蔽的林下幼苗幼树常见,林下更新能力强,喜温暖、湿润气候;喜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。在天然林中初期生长缓慢,60年后达生长旺盛期,寿命长。分布于我国东部、西南及华南地区;生于海拔200—1000m的山地沟谷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。适应全省各地区。
应用价值
树干高大通直,树冠枝叶浓密,树形雄伟。春天开花时满树黄花,十分美丽可赏。树冠浓密,冠层厚,适宜做行道树及庭荫树、独赏树。深根性,可作防风树。闽楠是中国珍贵用材树种,国家三级珍稀濒危植物,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,在古老的建筑中用,经久不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