柞木
学名
Xylosma racemosum (Sieb.et Zucc.) miq.
形态特征
常绿大灌木或乔木,高达15m,树冠卵圆形。树皮棕灰色,不规则从下面向上反卷成小片;幼时有枝刺,结果株无刺,枝条近无毛或有疏短毛。
单叶,互生,叶薄革质,菱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4-8cm,宽2.5-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、圆形或微心形,两面无毛或在近基部中脉有污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1-2cm,花小,淡绿色。浆果黑色,球形,顶端有宿存花柱,直径4-5mm。
花期
6-8月,
果期
10-12月。
生境
分布于秦岭以南及长江以南各省区,生于海拔1000-1600m以下的山地林中或路边。喜光,在侧方庇荫条件下,高生长较快。喜温凉气候,喜中性至酸性土壤,在贵州石灰岩地区常与柏木和椤木混生;适应性强,耐干旱瘠薄,耐寒性强,能耐-50℃低温。适应广东全省各地区。
应用
营造防风林、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。终年翠绿,叶色深绿有光泽,园林上可作为庭院树或列植成树篱。果熟时殷红可赏;
叶、刺供药用;
亦为蜜源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