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竹
拉丁学名
Sinocalamus latiflorus (Munro) McClure
形态特征
地下茎为合轴型。秆近直立,主干高20~50m,粗10~30cm,节间长45cm。茎箨质地坚脆,背部稀疏贴生易落的深棕色小刺毛;箨叶呈卵状兼披针形,长6~15cm,宽3~5cm,上面具有淡棕色小刺毛;枝条常反生于主茎之上部,每小枝具叶7~10枚, 叶鞘上部贴生黄棕色细毛;叶片宽披针状或披针状矩圆形,长椭圆形,长1 5~35cm,宽4~7cm,次脉11~15对,小横脉显著。
小穗长12~15mm,宽7~13m长,含6~8花,红色或深紫色。幼秆表面被白粉,节微隆起,秆基数节于节下具黄棕色毯毛状毛环,并于秆环上具根点。箨鞘呈圆口铲状,顶端两肩广圆,鞘口甚窄,背面被易落之稀疏棕色刺毛;箨耳微弱,线形外翻,鞘口遂毛稀少;箨舌高2~4mm,边缘细齿状;箨叶翻转,卵状披针形。叶片大型,长18~30cm,宽4~8cm。
花果期
笋期7~9月。
生境
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,在粘土上生长不良。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。可在广东省各地栽培。
应用价值
秆粗大劲直,是良好的建筑竹种之一。宜丛植或片植作风景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