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桂木
拉丁学名
Artocarpus hypargyreus Hance ex Benth.
形态特征
常绿大乔木,高10~25m,树冠卵形。树干通直,深根性。树皮深紫色,片状剥落。有乳汁。幼枝被白色平伏毛。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状圆形,长8~15cm,宽4~7cm。先端渐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;全缘;幼树叶常有羽状浅裂,表面深绿色,仅中脉被锈色短柔毛,背面绿色或绿白色,被粉状柔毛,脉间有粉状簇生毛;网脉明显。
叶柄长1.5~2cm,被毛;托叶线形,脱落。花序单生叶腋,花单性,雌雄同株,雄花序椭圆形至倒卵圆形,长1.5~2cm,径1~1.5cm,白色。聚合果近球形,径3~4cm,浅黄至橙黄色,被褐色柔毛,表面有乳头状凸起,果序柄长3~5cm。
花果期
花期6月,果秋季成熟。
生境
喜光,幼树稍耐阴,喜温暖湿润气候,喜富含腐殖质、土层疏松、不积水的土壤。不耐寒冷,忌积水。速生。对大气污染抗性中等。分布于广东及沿海岛屿、海南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云南东南部。生于低海拔160-1630m,常绿阔叶林中。适应全省各地。
应用价值
树干端直,树冠宽阔,树形美观,枝叶浓密;果色鲜明,与翠绿枝叶相映成趣。具优良观赏价值。可列植、片植作行道树、庭园风景树,可孤植或丛植作园景树,宜作风景林的上层植物或作为观花植物的背景林。乳汁可提取硬性胶,果味酸甜可食,或糖渍或作调味料。木材制家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