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竹
又称甜慈、丛竹、吊竹
竹 科慈竹属
拉丁学名
Neosinocalamus affinis (Rendle) Keng f.
形态特征
地下茎合轴型。竿单丛,乔木型竹类,无刺,主干高5~10m,顶端细长,弧形,弯曲下垂如钓丝状,粗3~6cm。节间长达60cm,贴生长2mm的灰褐色脱落性小刺毛,箨环明显,在秆基数节者其上下各有宽5~8mm的一圈紧贴白色绒毛。丝鞘革质,背部密集贴生棕黑色刺毛,先端稍呈山字形;箨耳不明显,狭小,呈皱折状,鞘口具长12mm细毛;箨舌高4~5mm,中央凸起成弓形,边缘具流苏状纤毛;箨叶直立或外翻,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收缩成圆形,腹面密被白色小刺毛,背面之中部亦疏生小刺毛。笋期6月,持续至9~10月。
生境
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疏松土壤,干旱瘠薄处生长不良。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。广东各地。
应用价值
慈竹秆丛生,枝叶茂盛秀丽。宜丛植于庭园内池旁、石际、窗前、宅后栽植,都极适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