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麦草
形态特征
多年生,具细弱根状茎。秆丛生,高30-90厘米,具3-4节,质软 ,基部节上生根。叶舌长约2毫米;叶片线形,长5-20厘米,宽3-6毫米,柔软,具微毛,有时具叶耳。
穗形穗状花序直立或稍弯,长10-20厘米,宽5-8毫米;小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,平滑无毛;颖披针形,为其小穗长的1/3,具5脉,边缘狭膜质;外稃长圆形,草质,长5-9毫米,具5脉,平滑,基盘明显,顶端无芒,或上部小穗具短芒,第一外稃长约7毫米;内稃与外稃等长,两脊生短纤毛。颖果梭形,长约为宽的3倍。花果期
5-7月。
生长习性
生于草甸草场,路旁湿地常见。黑麦草须根发达,但入土不深,丛生,分蘖很多,种子千粒重2克左右,黑麦草喜温暖湿润土壤,适宜土壤pH为6—7。该草在昼夜温度为12℃—27℃时再生能力强,光照强,日照短,温度较低对分蘖有利,遮阳对黑麦草生长不利。黑麦草耐湿,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不利于黑麦草生长,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青饲料,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资源。
繁殖
以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为主。
应用价值
牧草
优质的放牧用牧草,也是禾本科牧草中可消化物质产量最高的牧草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