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楸
拉丁学名
Catalpa fargesii Bureau
科属
紫葳科梓属
形态特征
落叶大乔木,高可达25m。树冠呈倒卵形。树干耸直,主枝开阔伸长,多弯曲,树皮粗糙,灰褐色至灰白色,有纵纹及裂隙,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;幼枝灰褐色,有星状毛。叶厚纸质,叶对生,卵形或三角状心形,长13~20cm,宽10~13cm,先端长尖,基部圆形或略为心形,侧脉4~5对,基部有3处脉,叶幼时表面微有分枝毛,背面较密,以后变无毛;叶柄长3~10cm。顶生伞房花序,有花7~15多。花萼2裂近基部,裂片卵圆形。花冠红色或淡紫色,喉部有红褐色及黄色条纹,钟状,长约3.2cm。雄蕊2,内藏,退化雄蕊3枚,花丝着生于花冠基部,花药广歧,长3~4mm。花柱丝形,细长,长约2.5cm,柱头2裂;子房2室,胚珠多数,蒴果细圆柱形,下垂,长55~80cm。种子椭圆形线状,薄膜质,两端具有丝状种毛,连毛长月5~6mm。
花期
3~5月
果期
6~11月。
生境
喜光,稍耐阴,速生。喜温暖湿润气候,不耐严寒,不耐干旱和水湿;喜深厚、湿润、肥沃、疏松的中性土壤。对二氧化硫及氯气有抗性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广东、广西等省,生于村庄边、山谷中,海拔700~1300m。宜在粤北地区应用。
应用价值
树姿挺拔,干直荫浓。宜列植、片植作庭荫树、行道树及风景树;而孤植于草坪上也极适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