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花樱花
又称福建山樱花、钟花樱桃
科属
蔷薇科樱属
拉丁学名
Cerasus campanulata(Maxim.) Yü et Li [Prunus campanulata Maxim.]
形态特征
落叶乔木或灌木,高3~8m,树冠近半圆形。丛生干,无板根。树皮黑褐色;小枝灰褐或紫褐色,嫩枝绿色,无毛。冬芽卵形,无毛。单叶互生,叶卵形、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薄革质,长4~7cm,宽2~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有急尖锯齿,常稍不整齐,上面绿色无毛,下面淡绿色,无毛或脉腋有簇毛,侧脉8~12对;叶柄长8~13mm,无毛,顶端常有腺体两个;托叶早落。伞形花序,花2~4朵,花直径1.5~2cm,粉红色,花梗长1~1.3cm。核果卵球形,纵长约1cm,横径约5~6mm,顶端尖,表面有棱纹,红色。果梗长1.5~2.5cm。
花期
2-3月
果期
4~5月
生境
为最耐热的樱属植物,喜光,稍耐阴,不太耐寒。要求土壤深厚,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,生于山谷林中及林缘,海拔100~800m。适用于全省各地。
应用价值
早春先花后叶,娇柔的花姿与淡雅的花色别具风韵。果红色,色泽靓丽,圆润可人。为观花、观果的优良树种。宜群植作园景树、风景林,可用于水池边、假山旁种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