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蕨
形态特征编辑本段
根状茎:肉质,短而横卧,密被鳞片。鳞片呈淡棕色或灰白色,中间为深褐色,质地坚硬,形状为线形 。
叶片
叶分两列,有两种类型。基生不育叶(腐殖叶)宿存,厚革质,下部肉质,厚达 1 厘米,上部薄,直立,无柄,贴生于树干上,长达 40 厘米,长宽近相等,先端截形,不整齐,3-5 次叉裂,裂片近等长,圆钝或尖头,全缘,主脉两面隆起,叶脉不明显,两面疏被星状毛,初时绿色,不久枯萎,变为褐色。正常能育叶常成对生长,下垂,灰绿色,长 25-70 厘米,分裂成不等大的 3 枚主裂片,基部楔形,下延,近无柄,内侧裂片最大,多次分叉成狭裂片,中裂片较小,两者都能育,外侧裂片最小,不育,裂片全缘,通体被灰白色星状毛,叶脉粗而突出 。 http://www.flowerant.com
孢子囊
孢子囊散生于主裂片第一次分叉的凹缺处以下,不到基部,初时绿色,后变黄色;隔丝灰白色,呈星状毛 。
分布编辑本段
地理分布
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包括非洲、亚洲和大洋洲的部分地区。在中国,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盈江县那邦坝,海拔 210-950 米山地雨林中 。
国家分布
原产于缅甸、印度东北部、泰国等地,在澳大利亚、马达加斯加等国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。
生境编辑本段
自然环境
常附生在以毛麻楝、楹树、垂枝榕等为主体的季雨林树干和枝条上,也可附生在林缘、疏林的树干或枯立木上 。
气候条件
其分布区为热带季风气候,炎热多雨,年平均温 22.6℃,1 月平均温 15-17℃,极端最低温不低于 5℃,极端最高温 39.5℃,年降水量约 2000 毫米,相对湿度不低于 80% 。 http://www.flowerant.com
种植要点编辑本段
温度与光照:最适生长温度为 18-30℃,白天在 33-35℃环境中也能生长良好,但忌寒冷霜冻,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 10℃以上。喜欢温暖阴湿环境,怕强光直射,以散射光为好,温室栽培时夏季应遮去 50-70% 的阳光,冬季遮去 30% 左右 。
http://www.flowerant.com
土壤与施肥
养殖土壤以疏松、排水和通气性好的 5-40 毫米规格的进口泥炭为宜,将泥炭打碎加水拌匀,加水标准为加水拌匀后,手紧握一把泥炭,水从指缝中渗出。小盆栽一般用口径为 12 厘米规格盆子种植,种植时先在杯底垫 2 厘米左右基质,再将筛苗移入杯中,小苗种植不宜过深,以平植株基部为宜。生长旺季最好每 2 周施一次稀薄饼肥或氮、钾混合肥 。 http://www.flowerant.com
水分与湿度
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,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在 60-75%,夏季生长旺盛期需多喷水,保持高湿度环境。盆栽或吊盆栽培均放半阴处,每旬喷施肥水 1 次 。 http://www.flowerant.com
应用价值编辑本段
观赏价值
株型奇特,大叶下垂,姿态优美,是珍奇的观赏蕨类,可作为室内及温室的悬挂植物,适用于点缀客厅、窗台、书房等处,悬吊于厅堂别具热带情趣,是少数适于室内悬挂的热带附生蕨 。 http://www.flowerant.com
科研价值
作为蕨类植物中的独特物种,对于研究植物的进化、生态适应性以及蕨类植物的系统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,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长习性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。 http://www.flowerant.com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